- 深圳钟表业 机遇与挑战并存
- 发布时间:2014-07-07 浏览:108
7月1日是中瑞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日,中瑞关税壁垒正逐步消除,这也意味着,中国钟表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占全国钟表产值半壁江山的深圳更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在上周举行的第十二届钟表高峰论坛上,包括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等海内外企业高管、专家,就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对钟表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研判。
产量占全球八成中国钟表大而不强
去年7月,中瑞正式签署自贸协定,瑞士出口到中国的产品99.7%零关税,中国出口到瑞士的产品84.2%零关税,部分降税,总比例达到96%。除了关税、非关税、服务贸易方面的开放,协议还涵盖环境、竞争政策、知识产权、贸易便利化、透明度、政府采购信息交流、产业合作、经济技术合作等16个方面。今年7月1日,协定正式开始实施。
“中国钟表产量大约占世界的80%,但是大而不强,成品表市场受海外品牌冲击严重,国有企业立足于品牌品质才能成就长远价值。”工信部消费品司轻工处处长汪敏燕说,今年4月,该司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钟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钟表企业要提升品牌意识,加强创新,走出国门,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等。“将重点促进天津、广东、上海、浙江等钟表行业重点区域的发展,并通过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推动国内钟表产业发展。”
汪敏燕认为,长期以来,欧洲在技术贸易上存在壁垒,这次瑞士和中国签订协议,相当于在欧盟对中国的技术壁垒上打开一个缺口。这对于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我国钟表行业而言,中瑞自贸协定可将技术升级的成本降到最低。
“国内企业也可以派人员到瑞士去学习瑞士生产方法、修理方法,学习瑞士制造手表方面的一些技术,这有益于国内钟表企业的发展。”香港贸易发展局钟表业咨询委员会主席梁伟浩说。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大,包括一些瑞士钟表企业在内的欧洲公司先后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对象,“如中国海淀集团就宣布收购瑞士腕表品牌昆仑”。
瑞士名表连锁店或直接进内地市场
多位专家还判断,协议实施后,瑞士钟表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整体布局将进行调整。由于长期以来的关税和其它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瑞士钟表品牌对中国市场的整体布局是以中国人消费为目标,香港为中心的布局。而中瑞建立自由贸易区后,这些壁垒将逐步消除,整体布局将从“中国人为中心(即中国人境外消费占主流)”转为以“中国市场(即境内消费占主流)”为中心。
在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作为中国十大家居饰品品牌的金钟宝也要全力以赴,为中国的钟表行业多出一份力,为中国多争一口气!
- 下一篇:金钟宝挂钟分类多达20多钟